找到相关内容357篇,用时3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智俨判教思想的形成

    会通”外,更且是通过排序和比较,以求突出其自身  教学所根据的佛典和所阐扬的佛义的殊胜。智俨曾研习《  经》,而论学统所根据的《经论》乃是《经》  的注释;又智俨对摄论学统所根据的《摄大乘...影响  。总之,从种种迹象看,智俨的“渐、顿、圆”判教系统,  乃是承袭自慧光。慧光为论学统南道一系的创立人,而智  俨在解说渐、顿、圆三教时所引用经论之文,主要出自《华  严经?品》和《摄大乘...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4.html
  • 《华严经》的内容

    及〈入法界品〉的内容。从菩萨道的要义来看,从教理层面来看,这二品也都是《华严经》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论宗,便是依据〈品〉的世亲释《经论》而成立的;华严宗亦系受此影响而成立的。这是金刚藏菩萨...华严经》也是从基础佛法著手扎根的,例如第四的〈四谛品〉,便是宣说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大乘佛教说到菩萨行位,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即是信(《华严经》未明信)、住、行、回向、、等觉、...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75255843.html
  • 少林寺历史概述

    420~500年前后)后造《经论》十二卷。《经》是《华严经法护和鸠摩罗什的译本。世亲造此论,乃进一步阐释经文中的奥义。开瑜伽行派之先河。  时隔月余,名声显赫的菩提流支,也来到少林寺。他是一位"遍通三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的高僧。他的到来,惊动了宣武帝,曾派人慰劳并提供用度。菩提流支也提出翻译《经论》,于是与勒拿摩提合翻。这年的四月一日,在皇宫太极殿举行了首译式,宣武帝亲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1257227.html
  • 明众论通别

    别论。二者就大乘论而言,通释大乘教义,故是大乘通申论,如《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等;若别释大乘中一部经者名为大乘别申论,如《经论》、《大智度论》等。 小乘论明通别也有二种:一者就经律论三藏辨通...要用诵律》。 大小乘通论:《中论》 • 大小乘通别 ...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31365164.html
  • 隋唐长安佛教义林与义学风尚

    。长安都会,朝宗所依,高僧大德,名流硕学,翕然盛集,穷究佛旨,研精教理,学门若市,义声高邈。隋唐长安释门义僧围绕“涅佛性”、“三论”、《摄大乘论》、《唯识论》、《经论》、《法华经》、《华严经》等...14《道基传》   (四) 《论》义林   《经论》简称《论》或《论》,是印度世亲对《经》的解释,属瑜伽行派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北魏永平元年(508),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在洛阳译...

    介永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63070346.html
  • 佛教知识探索

    Srivatsalaksana,音译为“室利靺蹉洛刹曩”。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译《经论》卷十二中,译此语为“万”字;而鸠摩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六九三年)制定卍读“万”音,在宋朝...寺的戒坛呈品字形,总高三.二五米,分三层,各有须弥座,须弥座的束腰处共雕有一百一十三个小佛龛,供奉戒神。戒坛西侧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漆金塑像,佛像前置把硬木椅和一个紫檀木雕龙供桌,供举行授戒仪式时“三师...

    刘继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1378405.html
  • 金陵刻经处因缘略述

    为此论造释,晚年又著成《三十唯识颂》。后之大论师各造论释,由是,一切法皆非外境、唯是识变、“万法唯心”之法相唯识之学蔚然大兴。   唯识学在印度传扬未久即传入中国。中国所传之唯识学萌芽于六朝时期,极盛于唐代。可考者凡有三系:一是后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出《经论》、《破色心论》等有关法相唯识经论,并讲习阐释,形成“论宗”,此为中国所传唯识学之萌芽时期。二是梁陈之际真谛三藏大弘《摄大乘论》...

    吕建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2480082.html
  • 神僧释昙延的故事

    经典《大方广佛说华严经》及其论疏。此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我国华严宗尊奉此经。   ③《持佛性》:佛教辞典上无注。可能指《经论》,凡12卷。印度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系注释...肤浅,又到各地拜访名师,请教聆听《华严大论》〓、《持佛性》〓、《宝性》〓等诸部经典,全都超过以前的导师,统知佛典津要,理解准确。此时,昙延自顾其影,感叹说:“我与你沉沦日久,飘泊到何处才是归宿...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12687168.html
  • 华严宗史略、理论及思想

    各1卷,为此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智俨天水(今属甘肃)人。师事杜顺。受具足戒后,各方参学,对地论学派慧光经疏中的“别教一乘”说和“无尽缘起”说及《经论》中的...依据信、住、行、回向、、等觉、妙觉次第,由浅至深,阶位分明;二、圆融相摄,指得到一位,就能前后诸位相即相入,因果不二,始终无碍。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2792681.html
  • 长安曾是古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

    德高望重的学僧主持传授佛法培养僧众的团体——“众”。佛教史书记载有所谓“二十五众”和“五众”。隋代在长安、洛阳的著名学僧,很多是原来在北周、北齐治下的学僧,其中以研习《大涅槃经》、《经论》等经论的居多...般若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他翻译的佛经在汉常用佛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中国佛教宗教哲学和教义的形成发生极大影响。在鸠摩罗什的直接参与下,后秦首先创立僧尼...

    杨曾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2593693.html